据报道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日发布通知,提出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,努力实现年底前所有省(区、市)出台整合方案,2017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。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至少20省份明确城乡医保并轨。
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,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。过去,我国的医疗保险体制虽然基本实现了13亿人全覆盖,但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部门不同,就医报销、目录等各不相同,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障水平差距比较大。比如,在同一所医院看同样的病,持有“城镇居民”和“新农合”两种不同医疗保险的人,所用的药品、做的检查、花费以及报销水平等差别明显。“新农合”人群在一些“省级三甲医院”看病时,报销比例平均只有30%左右。“同病不同命”的尴尬境地,在一定程度上有违社会公平。
2016年被视作是推进城乡医保并轨改革的关键年。早在年初,国务院就印发了《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》,提出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总方针。可以说,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,是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的重要一步,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,是不断增强医疗服务获得感的重要制度性保障。城乡医保并轨改革后,不仅填平了城乡居民的身份待遇鸿沟,医疗保障水平还将得到普遍提高。以各地的并轨改革观之,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将遵循“待遇就高不就低”原则,参保人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医保报销比例显著提高。这正是改革普惠性、改革获得感的最好写照。
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,还只是改革的第一个环节。实现医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均衡化,才是医疗领域改革的根本靶向。当前,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医院和中心城区,城市周边和广大农村地区,则往往连基本医疗配套都跟不上。在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快速推进的情况下,还应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,纾解医疗资源和患者向大城市过度集中的问题。以更高视角观之,人口众多,医疗、教育等公共资源有限,这是我们推进任何民生改革都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,也正因为这样,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均衡化,是改革所应达成的根本目标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改革开放30多年来,我们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,“病有所医”的美好向往得到初步实现;如今,迎着“发展起来以后”的民生新期待,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书写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新年轮。城乡医保并轨甩开了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膀子,不远的将来,相信每个人都能公平享受更多无差别的公共服务。